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今日的瑜珈沈思

我們太習慣忙得團團轉,在家也一樣,

若想培養停下來的習慣可以先從打造家庭修行空間
創造一處忙碌止步的空間開始。


只要我們停下來,把心帶回身體,
就可以全心專注當下所有的事情,這稱為「正念」,
正念就是在此地,完全親臨,完全活出生命,
不會被過去或未來的念頭、憂慮或工作計畫所阻礙。
只有停下來,才能碰觸到生命,一停下來,
身心就可以統一,我們可以感覺到身心一體。

停下身心的活動──只是靜靜坐著,吸氣呼氣,
內心安靜,釋放緊繃和憂慮──
我們就更充實、更專注、更有智慧,
於是我們可以深入觀察內在和周遭的現象。
釋放了緊繃和憂慮之後,
就能看到快樂的因緣條件已經具足,
而注意到我們已經擁有的快樂。

照顧了當下,就照顧了未來。
要為未來的平靜而努力,就是在當下找到平靜。

我們日常生活中往往有目標導向的傾向。
我們知道要上哪兒去,非常專注地要到達那裡,
有時候,這很管用,卻往往忘記享受一路的過程。

Apranihita是梵文,
意謂「無願」(wishlessness)或「無作」(aimlessness),
我們不必一直追逐某些事,
因為每件事都早已有了,已經在內心當中。

我們可以訓練自己在一天當中不時停下來,
回到當下,放下憂慮和成見。

起初,「停下來」好似抗拒現代生活,
其實不然,這不是被動反應;
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人類要生存,
得靠我們不再往前衝的能力。

停下來是禪修的第一個層面,
第二個層面是深入觀察。
一旦身心冷靜、平靜和喜悅,
我們就可深入觀察困局,
看到它的根源,融入智慧,促成轉化。

停下來,會給我們一些空間來觀察負面的念頭,
卻不致陷入,這稱為純然的覺知(mere recognition),
也讓我們感受到正向和療癒。
我們修行的目的並非逃避生活,
而是體驗並展示生命中的快樂,現在、未來皆有可能。

一行禪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