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瑜伽體位法第一步不是拉筋,而是增強體力與肌肉韌帶的強度!

瑜伽體位法第一步不是拉筋,而是增強體力與肌肉韌帶的強度!

今日的瑜珈省思

通常很多人會認為我們的頭腦和身體間的關係
是單方向的決策和執行的關係,
頭腦思考和命令,身體只是執行意願的工具;
但是,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
腦科學家和神經科學家相信,
我們的身體和頭腦之間的關係不是那麼簡單,
它們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有機系統,
不僅我們精神世界會影響身體反應,
人的身體的動作和姿態,同樣可以作用於我們的心靈。  
古老智慧說:相由心生,內心經常焦慮緊張的人,
身體怎麼可能會有一個舒展喜悅的面相和一個健康的身體?   
心靈與身體之間,存在著神奇的相互關聯,
一個人曾經遭遇過的各式傷痛,
不僅會在腦細胞裡留下記憶,
同時還會深深印刻在全身上下的感覺之中。
當我們的心靈受到創傷,
同時我們的身體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進入防禦狀態,
就像如果突然受到一種驚嚇,
我們馬上就會暫停呼吸、瞳孔放大、身體緊縮。
即使是生活中的小創傷,也會讓身體發生變化。
如果你悉心地觀察,你會發現,
哪怕是一個非常細微的念頭,都會引起身體的變化。
比如,工作時,當腦子裡想“時間不夠了“,
心跳就會加快,呼吸就會變得短淺;
當腦子說“如果這件事我辦不成就糟了”,胃就會緊縮;
當面對他人時,腦子總害怕別人不高興,
每感覺到別人的情緒,胸前就感覺到重壓。
當感覺別人不贊同支持自己時,就覺得背酸,
當我為房子貸款的問題焦慮時,肩膀就覺得很沈重,
當我看到孩子的成績單時,眉頭就皺了。
每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情緒心念記載在身體中的表情,
如胸悶,胃絞痛,便秘,呼吸短促,等等,
下一次,你感覺自己 “僵住了” 的時候,
試著去覺知這些身體覺受,活動你的身體,
即使你不曾練過瑜伽動作,
身體也會傳達你想要移動方向的訊息,
哪怕只是輕輕活動腳趾頭,聳聳肩,伸伸懶腰。
當我們有意識地去活動身體,
就不會繼續停留在心智頭腦所創造出來的故事,
或沉浸在負面情緒的能量太久,
活動身體,一方面可以先轉移小我心智強大的控制欲,
另ㄧ方面可以釋放情緒能量,
身體的智慧其實超越我們的想像,
通過對身體感覺的覺察和主動運用,
也可以幫助我們療癒隱藏內心的傷痛。

心靈環保

一切隨緣,緣深多聚聚,緣淺隨它去。
人生,看輕看淡多少,痛苦就離開你多少。
每一個在你生命裏出現的人,都有原因。

喜歡你的人給了你溫暖和勇氣。
你喜歡的人讓你學會了愛和自持。
你不喜歡的人教會你寬容與尊重。
不喜歡你的人,讓你自省與成長。
沒有人是無緣無故出現在你的生命裏的,每 一個人的出現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激。
一念起,至死方休,那就如同面臨深淵也執意跳入,死亡是必然的結果。塵,輕若無物,飛揚於空氣中,看不見,摸不着,如同天邊的雲,妄想採摘也只是南柯一夢,執念中的虛無而已。
想,人能活多久?百年,還是萬萬年?再長的生命也不過是生死之間,只要活出每分每秒中的自我,又何必強求生命短長,超脫涅槃的心,把每一個輪迴都活出精彩才是真。
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轉貼自 Soyang Chen Sakya 

今日的瑜珈省思

我們產生的每一衝動都會在生命留下印記,
重複時就會變成慣性,慣性也會在你每次做一件事,
留下心念丶身體丶情緒的習氣,習氣反應產生業力,
業力就是人一切所為丶所思丶所言丶所感的結果。
若想改變生命模式,就必須在意識上下功夫,
覺知任何無意識的衝動反應!

今日的瑜珈省思

每一個轉角都有關卡在等著我們,
關卡是重要的轉捩點,當決心昇華成為選擇,
帶引我們告別過去走向無限可能性的60秒時,
關卡是決定性的關鍵時刻,我們穿越的每一道關卡,
無論是真正的大門或是心裡的門,
都會帶引我們進入下一個階段。

面對自己的層層關卡
除了實體空間的移動過程(越過真正的門或通道),
關卡也包括了時間關卡(期限和行程)、
情緒關卡(進入或是跳脫某種情緒)、
能量關卡(飢餓、疲倦、活力的程度)。
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關卡,都可以用來提醒我們
須在轉折的時刻,發揮我們所擁有的神聖自由意志做選擇,
跨不過去的關卡通常來自對自己的設限,或心性模式的阻礙,
心念轉變是打開關卡的第ㄧ道鎖,
第二道鎖就是你的行動,
與其想ㄧ百個理由告訴自己做不到,
不如鼓起勇氣,踏出零到一的那關鍵ㄧ步。

今日的瑜珈省思

目前自認不幸的人,若要脫離陰鬱情緒,
可從反省兩件事做起:
一是,自己每天「感謝的份量」夠不夠?
二是,「笑的份量」夠不夠?
現代人很講究飲食,總用心計較
維他命 A、B、C、D、E攝取量夠不夠?
鈣質夠不夠?水份夠不夠?
但卻不大在乎笑得夠不夠、感謝得夠不夠,
其實生活中,一個人只要感謝與笑的份量足夠,
則不易生病,運氣也會跟著越來越好,
陷在黑暗的命運是自己一連串錯誤選擇的結果,不是別人害的。
有人憋一肚子氣而形成慢性腸胃病;有人忿恨不滿,
日久而得了氣喘、高血壓、心臟病、腰酸背痛,
「怒」是「奴才之心」,奴才之心是受束縛的心,
每個人都有自由去選擇,是要笑容滿面,還是要愁眉苦臉,
滿面春風會開創幸運,愁眉不展則會困住自己,
有人說:「你說的只是理論啦!我心裡那麼多煩惱、
命運那麼不幸,怎麼可能笑得出來?」
但你相信是因為沒有笑,幸福才不來嗎?
笑不出來常因為忘了感恩,太注意損失,
而忘了珍惜自己還擁有的,
人們常有的行為模式就是因為一時挫折失意,
而完全忘掉自己還擁有的許許多多,
不會笑、不習慣笑的人,從現在開始要時時刻刻感恩,
並留意練習笑,越笑越健康,越笑越快樂。
笑是幸福機密之一,笑聲是熄滅怒火的清涼水,
也是化解心結的特效藥,不要以為笑只是臉在笑,
一個人開懷大笑時,會讓四肢毛髮、五臟六腑都一起歡笑,
笑是最深入的按摩,可以使人的內臟與心靈都通暢,
越來越年輕,從現在開始好好感謝自己有笑的選擇權,
並且真的開始好好找機會開懷大笑吧!
摘自『現在最幸福: 少年阿嬤的生命禮物』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今日的瑜珈省思

當身體受傷或生病時,透過如此的機緣,
我們可以洞察為何會如此?
身體正透過生病,用如此的迅息傳達給我,
此時,告訴自己:是時候了!
必須停下腳步來好好的自我內觀。

問自己:「身體想告訴我什麼?」
去傾聽身體所傳達的資訊,去理解來自心底層真實聲音,
不要只依靠外在短暫治標的方法,唯有內觀自己,
才會明白自己怎麼了?最終你也許會看到身體的問題,
有可能是來自心靈創傷所顯化的而已,
唯有醫好自己的心,身體才有復原的可能。

今日的瑜珈省思

人太樂於改變外在的任何事情,但就是不肯改變自己,
再者,人大部份的問題就在這裏,知道卻不採取行動。
生命必須採取正確的行動,才能讓知識活過來。


涅槃瑜珈學苑 Nirvana Yoga & Ayurveda School 的相片。

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今日的瑜珈省思

『你可以藉著調整呼吸的節奏,
重新取得情緒反應的身心主導權。』
ㄧ般人想到瑜珈,內心浮現的影像可能是ㄧ個人把腳掛在頭背後,
身段柔軟的樣子,但根據瑜珈經八部功法,
瑜珈體位法( Asana)只是其中ㄧ步驟,
Prāṇāyāma(瑜珈呼吸法)是下ㄧ個步驟。
Prāṇāyāma 這個梵文 ,包含了prāṇa和āyāma兩個部分。
Prana 是氣丶生命能的意思,Ayāma指的是“研展”或“擴張”,
或使規律的意思,所以練習瑜珈呼吸法最主要是的目的
是藉由延長呼吸深度長度,可以延長生命,
ㄧ般而言,人每分鐘的呼吸次數約為12到16次,
平均壽命為80歲,狗的每分鐘呼吸次數為30次,平均壽命為15歲,
再看長壽的烏龜,平均可活到500歲,而牠們的呼吸,
每分鐘只有5次,呼吸次數愈少的生物,相對會愈長壽。
練瑜珈呼吸究細、慢、深、長、勻,
其中,把呼吸放慢、拉長是最基本的要求。
瑜珈中的prāṇa指的是生命能,在身體裡面不斷流動,
是讓我們活著的生命能量,這也是中國人所講的『氣』的意思,
現代人因長期久坐,姿勢不量而造成的脊椎變形,
也影響呼吸通道的順暢,因此瑜珈法門先從體位法調身,
是為調息做準備,調息是靜坐的前部曲,
因為ㄧ個人的氣息的穩定,跟心緒的寧靜關係密切。
經常覺得不安的人,氣息短促,心越混亂,
就有越多的氣容易散溢、流失掉,人體內的好的氧氣要是太少,
會讓人覺得呆滯、僵硬,也可能讓人對一切興趣缺乏、無精打采,
甚至憂鬱,很容易造成身體的失調。
想想當一個人面臨憤怒、緊張、恐慌等強烈負面情緒,
甚至快要情緒失控時,會有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呼吸急促、
肌肉緊繃、血液循環減緩,這些生理反應,其中只有呼吸,
是你能掌控的。
在情緒瀕臨失控的當下,如果你能有自覺的
轉換成深沈緩慢的腹式呼吸,掌控呼吸的節奏,
把呼吸自主的放慢,生理反應的急性反應,就可以逐漸舒緩,
換言之,你可以藉著調整呼吸的節奏,
重新取得情緒反應的身心主導權。
現代社會變動劇烈,壓力症候群造成許多精神疾病,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不舒服症狀,
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胸悶、心悸等出現時,
如果能夠靜下心來,運用各種瑜珈呼吸法,
放慢呼吸的節奏,配合轉念和聆聽放鬆音樂等方式,
慢慢才能找回自己內心的力量,克服內在的心魔。
如果,在那當下,只依恃藥物,把主導權外放,
恐怕很難克服身心交互影響的負面循環模式。
瑜伽典籍也提到了氣可被理解為純粹意識的表現,
與心識直接相關,因為我們能夠通過呼吸的流動來影響氣的流動,
所以不但呼吸的質量可以影響心識狀態,反之亦然。
心識的變化會影響呼吸:興奮時,呼吸變快;
放鬆時,呼吸變得深長而平靜。
控制氣也就能穩定心識,因外在的行動常常會擾亂心識,
讓氣外溢,但通過每天規律地練習呼吸控制,
可以逆轉這樣的過程,因為呼吸有所轉變,
也會讓心識發生變化。
心識與呼吸之間的關係就是一個人心越寧靜,
體內就保有越多的氣;瑜伽呼吸的定義之一,
就是讓自己的氣全在體內,
希望能減少好的氣的散溢。
若情緒上我們常對生命不滿或是恐懼等,
那這個身體呼吸循環系統也同時會發生障礙,
在身上所發現的每一種毒素,一開始都起源於無明,
亦即不正確的知識,
在瑜珈裡,我們會嘗試運用氣、心識與呼吸之間的種種聯繫,
讓氣能集中於體內(例如止息的練習),
讓氧氣在體內停留夠久的時間,
止息的練習也可經驗短暫的的止念,
因為此時的狀況,與死亡最接近,當身體瀕臨死亡危險,
心緒很難會有妄念,因此,所謂瑜伽士是 “ 可以規律延長自己呼吸”的人,
指的就是他們是自己心緒的主人。
《瑜伽經》說:在練習呼吸控制後,
遮蔽了心識的幕布會逐漸移開,讓心識越來越清明,
而能夠進行更深的禪坐。
根據《瑜伽經》的看法,我們還可以說:
瑜珈呼吸控制法是覺察呼吸的第一步,也是最主要的一步,
藉由這樣做,我們更能覺察自己在呼吸,
更能意識到吸氣、呼氣,甚至還有呼吸之間的自然停頓,
那麼接下來就要問:我該如何持續地意識到自己的呼吸呢?
在瑜珈呼吸控制裡,注意力集中於呼吸,
讓心識隨時保持警覺,呼吸控制並不像體位法練習,
不會有可見的身體動作,我們只能實際去感受身體裡的呼吸律動。
唯一的動態過程只有ㄧ呼ㄧ吸,瑜珈經作者帕坦伽利
提供了幾種專注呼吸的實用建議:
例如,將注意力集中在能感受到或是聽得到呼吸的身體部位,
或者試著隨順體內的呼吸運動,感受從鎖骨中心吸氣,
通過肋骨,下降到橫膈膜,然後再從腹部向上呼氣。
另一種專注呼吸的方法,則是去感受呼吸從鼻孔的何處進出身體,
另外,也可以去傾聽呼吸,你若藉著輕輕收縮聲帶,
來製造出些微的聲音,傾聽呼吸也會變得更加容易,
這種瑜珈呼吸法稱為勝利式呼吸。
這樣的建議,可以幫助我們專注在每一刻的吐納,
可以避免練習變成機械式的,但瑜珈呼吸法的目的最終的目的,
既不是為了讓吸氣與呼氣維持特定的關係,
也不是為了讓呼吸達到一定長度。
諸如此類的練習,有助於心專注於呼吸,
然而,這種種技巧及控制呼吸比例背後的真正目標,
是讓我們來到觀照隨順呼吸的不同可能性。
在隨順自然呼吸時,心識也會回到自然呼吸上,
如此一來,瑜珈呼吸法便為我們做好了冥想靜坐的預備。
最後,利用呼吸練習來讓心識的轉變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並不會在每次吸氣或呼氣時立刻發生轉變。
要是我們有一天在練習瑜珈呼吸控制時,發現心識改變了,
這說明氣已經在我們的身體是穩定充足的,
至於心性的轉變,大家可以回到日常生活中,
在人際關係中觀察自己,因為人際關係是情緒爆發最主要的原因,
這永遠是最實際的檢驗。